問題是時代的聲音。面對快速發展變化的世界和中國,如果墨守成規、思想僵化,沒有理論創新的勇氣,不能科學回答歷史之問、時代之問和人民之問,不僅黨和國家事業無法繼續前進,馬克思主義也會失去生命力、說服力。堅持問題意識,突出問題導向,是我們黨推進理論創新的重要歷史經驗,也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重要思想機制?!读暯秸勚螄碚返谒木碜鳛轳R克思主義中國化新飛躍的權威著作,正是在科學系統回答“當代中國向何處去”“社會主義向何處去”“人類向何處去”“中國共產黨向何處去”等重大時代之問、歷史之問、人民之問中構建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二十一世紀馬克思主義的理論生長點,推進當代中國理論創新。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既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在中華大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偉大實踐的歷史寫照,也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面對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相互疊加、世界進入新的動蕩變革期的復雜局面,面對世所罕見、史所罕見的風險挑戰,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統籌發展和安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自信自強、迎難而上,推動黨和國家各項事業取得新的重大成就的理論總結。簡言之,《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蘊含豐富的理論邏輯、實踐邏輯和歷史邏輯,具有很強的政治性、理論性和指導性,對于全黨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進一步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因此,堅持問題意識、突出問題導向,立足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和世界社會主義運動規律,從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觀視野出發,科學把握歷史之問、時代之問和人民之問的邏輯主線,是學懂用好《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的重要方法論。
科學系統回答“當代中國向何處去”,走好必由之路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近代以來中國人民的最大愿望。自從我們找到了馬克思主義、選擇了社會主義、走上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道路,我們的國家和民族就呈現出全新面貌。經過長期努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當代中國處于全新的歷史方位。新的歷史方位的內涵,我們面臨的主要矛盾、重大問題和歷史使命,如何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繼續前進,如何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共同構成“當代中國向何處去”之問。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強調,謀劃和推進黨和國家各項事業,必須深入分析國際國內大勢,科學把握我國發展面臨的戰略機遇和風險挑戰。對此,《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準確判斷我們所處的歷史方位,指出經過幾代人的不懈努力,我們已經開啟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新征程;強調必須堅持正確的歷史觀、大局觀、發展觀,看清當前國際國內形勢紛繁復雜現象下的本質,“既要看到我國發展總體態勢是好的,我們是完全有基礎、有條件、有能力取得新的偉大勝利”,也要看到當前諸多矛盾疊加、風險挑戰顯著增多,我國發展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復雜環境,要做到臨危不亂、危中尋機、開拓進取、開辟新局,更好地把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偉業推向前進。唯物史觀是我們想問題、辦事情的根本指南?!读暯秸勚螄碚返谒木韴猿洲q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科學指導,用全面、辯證、長遠的眼光深刻認識社會主要矛盾變化,增強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的系統性;深刻認識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增強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的針對性;深刻認識經濟持續向好的基本面,增強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的信心。同時,《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特別強調,“中華民族走向偉大復興的歷史腳步是不可阻擋的。任何人任何勢力企圖通過霸凌手段把他們的意志強加給中國、改變中國的前進方向、阻撓中國人民創造自己美好生活的努力,中國人民都絕不答應!”面對復雜的世情、國情和黨情,強調要自覺堅持黨中央統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有效應對嚴峻復雜的國際形勢和接踵而至的巨大風險挑戰,以奮發有為的精神把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推向前進;強調要堅持底線思維,堅定斗爭意志,增強斗爭本領,以正確的戰略策略應對變局,依靠頑強斗爭打開事業發展新天地。具體言之,就是要切實認識并自覺落實:堅持黨的全面領導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由之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團結奮斗是中國人民創造歷史偉業的必由之路,貫徹新發展理念是新時代我國發展壯大的必由之路,全面從嚴治黨是黨永葆生機活力、走好新的趕考之路的必由之路;繼續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踔厲奮發、勇毅前行、團結奮斗,奮力譜寫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嶄新篇章。
可以說,《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展現了新時代關于發展的目的、動力、方式和路徑等一系列重要論述,闡明了我們黨在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征程中關于發展的政治立場、價值導向、發展模式及發展道路等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提出了新的發展方略、謀劃了新的發展征程、指定了新的戰略部署,對“當代中國向何處去”作出了科學系統回答,形成了一系列全新的思想和觀點,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理論,把我們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規律的認識推向新的高度。
科學系統回答“社會主義向何處去”,堅定歷史自信
社會主義從產生到發展的五百多年,經歷了六個階段,實現了從空想到科學、從理論到實踐、從一國到多國的發展;特別是十月革命的偉大勝利,使社會主義從科學理論走向制度實踐,從遠大理想走向社會現實,開辟了人類歷史發展新紀元,揭開了世界社會主義運動新篇章。社會形態更替的歷史規律并不否認偶爾的反復和曲折,社會主義亦是如此。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蘇聯解體、東歐劇變使社會主義運動陷入低潮,“社會主義失敗論”“歷史終結論”等一度甚囂塵上。21世紀以來,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出現嚴重危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則進入新時代,“中國之治”和“西方之亂”形成鮮明對比。世界社會主義能否煥發出新的蓬勃生機,展示出強大的生命力并繁榮發展,共同構成“社會主義向何處去”之問。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強調,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關于人類社會發展總趨勢的判斷沒有過時,資本主義必然消亡和社會主義必然勝利的分析沒有過時,這都是社會歷史發展不可逆轉的總趨勢?!读暯秸勚螄碚返谒木砜茖W總結了中國在推動社會主義運動上的系列戰略性舉措,推進的系列變革性實踐和實現的系列歷史性突破,集中梳理總結了中國社會主義運動經受的來自政治、經濟、意識形態、自然界等方面的風險挑戰以及取得的歷史性成就、發生的歷史性變革。面對21世紀世界社會主義運動遇到的新問題、新挑戰,《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從中國共產黨百年奮斗的宏觀視角闡明了中國走社會主義道路的科學合理性、歷史必然性,指出“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只有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同時也深刻認識到“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前途命運的關鍵一招”,強調正是因為選擇了社會主義,中華民族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歷史飛躍,“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入了不可逆轉的歷史進程”。歷史充分證明:社會主義沒有辜負中國,中國也沒有辜負社會主義?!读暯秸勚螄碚返谒木聿粌H以有力的歷史和現實論證了社會主義的歷史必然性,也在總結中國社會主義運動的基礎上提出了“中國式現代化道路”和“人類文明新形態”的標識性概念,彰顯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巨大優越性。簡言之,《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既系統總結了中國社會主義運動的偉大歷史成就,又以“中國式現代化道路”和“人類文明新形態”的標識性概念拓展了發展中國家走向現代的新途徑,給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發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獨立性的國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選擇,引領和推動了人類文明新進程,科學系統地回答了“社會主義向何處去”。
可以說,《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深刻總結了科學社會主義理論和實踐的歷史與現狀,尤其是立足當代世界社會主義運動,結合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取得偉大成就,深刻分析世界社會主義的前途命運,科學系統回答了“社會主義向何處去”,推進了我們對世界社會主義運動的新思考、新認識,既深化了我們對社會主義運動的規律性認識,也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的科學社會主義思想,把我們對社會主義運動規律的認識推向新的高度。
科學系統回答“人類向何處去”,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
人類所處的時代特質和時代本質以及世界格局的發展趨勢和特征,共同形成了人類面臨的共同的、重大的、基本的問題,直接影響人類的生存發展和未來趨勢。準確把握人類社會發展的方向和趨勢,回答人類面臨的重大問題,共同構成“人類向何處去”之問。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指出,“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處于深刻變化之中,各國相互聯系、相互依存、相互影響更加密切”,“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加速了這一趨勢。世界經濟陷入低迷,經濟全球化遭遇逆風,單邊主義、保護主義抬頭,公平和效率、增長和分配、技術和就業等問題更加突出,貧富差距仍普遍存在,全球治理體系面臨新的挑戰”。同時也強調,“和平與發展的時代主題沒有改變,世界多極化和經濟全球化的時代潮流也不可能逆轉”,人類社會再次面臨何去何從的歷史當口。對此,《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指出,人類是一個共同的整體,地球是一個家園,面對共同挑戰,任何國家、任何人都無法獨善其身,只有和衷共濟、和合共生才是正確出路。因此,世界各國必須正確認識到:人類是不可分割的安全共同體,冷戰思維只會破壞全球和平框架,霸權主義和強權組織只會危害世界和平,集團對抗只會加劇21世紀安全挑戰;世界各國必須自覺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站在人類和平發展進步的一邊,高舉多邊主義的旗幟,堅持弘揚和平、發展、公平、正義、民主、自由的全人類共同價值,共同推動全球治理向平衡、協調、包容的新階段邁進,旗幟鮮明地同逆全球化、霸權主義、普世價值論等作斗爭,積極參與全球治理和國際秩序改革,堅決維護和踐行真正的多邊主義,秉承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用實際行動建設美好世界。
可以說,《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堅持馬克思主義關于人類歷史發展規律理論,站在全人類的高度,胸懷天下,以寬廣的宏大視野深度剖析了時代特征,為全球發展提供了中國方案,貢獻了中國智慧,全方面、系統性、深層次地回答了“人類向何處去”,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的社會發展規律理論,進一步深化了我們對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
科學系統回答“中國共產黨向何處去”,破解歷史周期率
中國最大的國情就是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中國共產黨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是黨和國家的根本所在、命脈所在,是全國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命運所系。中國共產黨之所以能夠成為領導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核心力量,既是因為中國共產黨有科學的理論指導,也是因為中國共產黨是始終代表人民利益、毫無個體私利的馬克思主義政黨。面對來自黨內外的風險挑戰,如何使黨始終保持艱苦奮斗的作風、保持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始終把黨建設成為經得住任何艱難險阻,始終保持先進性和純潔性,始終走在時代前列的無產階級政黨,共同構成“中國共產黨向何處去”之問。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指出,“中華民族近代以來180多年的歷史、中國共產黨成立以來100年的歷史、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70多年的歷史都充分證明,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歷史和人民選擇了中國共產黨”。面對 “四大考驗”“四種危險”等問題,《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指出,“中國共產黨從來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團、任何權勢團體、任何特權階層的利益”,要求全黨同志必須要“在為誰執政、為誰用權、為誰謀利這個根本問題上頭腦要特別清醒、立場要特別堅定”;強調不畏強敵、不畏風險、敢于斗爭、敢于勝利是我們黨鮮明的風骨和品質;面對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崇高歷史使命,全黨同志必須永葆自我革命精神,增強全面從嚴治黨永遠在路上的政治自覺,“要居安思危,時刻警惕我們這個百年大黨會不會變得老態龍鐘、疾病纏身。對黨的歷史上走過的彎路、經歷的曲折不能健忘失憶,對中外政治史上那些安于現狀、死于安樂的深刻教訓不能健忘失憶;對自身存在的問題不能反應遲鈍,處理動作慢騰騰、軟綿綿,最終人亡政息!要以偉大自我革命引領偉大社會革命,以偉大社會革命促進偉大自我革命,確保黨在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歷史進程中始終成為堅強領導核心”,始終堅持“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為中國人民謀幸?!钡某跣氖姑?,在中國共產黨是什么、要干什么的這個根本性問題上頭腦特別清醒、立場特別堅定、行動特別堅決,慎始慎終地做好工作。
可以說,《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以高度的歷史自覺和巨大的政治勇氣,冷靜剖析了我們黨面臨的風險挑戰,從黨的百年奮斗歷史進程中科學闡明了我們黨的初心使命和鮮明品格,推進了全面從嚴治黨和深化自我革命的歷史主動,對新的歷史條件下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作出全面部署,科學系統地回答了“中國共產黨向何處去”。特別是以“自我革命”作為破解歷史周期率的第二個科學答案,既著力解決我們黨所面臨的風險挑戰,也形成了系列重大理論創新成果,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政黨建設理論,把我們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的認識推向新的高度。
偉大的時代鑄就偉大的思想,科學的理論指引偉大的實踐?!读暯秸勚螄碚返谒木韴猿謫栴}意識、突出問題導向,以偉大歷史主動精神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生動實踐中充分挖掘并科學系統地回應了重大時代之問、歷史之問和人民之問,挖掘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生長點,守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之“正”,創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二十一世紀馬克思主義之“新”。通過對“當代中國向何處去”“社會主義向何處去”“人類社會向何處去”和“中國共產黨向何處去”等重大時代課題的科學系統回答,進一步深化了我們對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和共產黨執政規律的認識,集中展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理論成果,充分闡明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實現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新飛躍的邏輯脈絡和基本框架,是全面系統反映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最新權威著作。
(文章來自黨建網)